文章分享
生命查經 一齊復興
🗓 日期:2025年5月24日(六)
🕓 時間:下午4:00 開始
📍 地點:教會500號房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我們度身設計了一套全新查經系列,旨在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渴望藉着更深入地查考神的話語,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今年約書亞團選讀《歷代志下》部分章節,正是一次屬靈生命的更新之旅!
這次查經特會以「生命查經 一齊復興」為主題,不僅有聖經互動活動,也有輕鬆的戶外、戶內聯誼,讓我們屬靈與情誼同步增長!
📖 特別節目一:《聖經問答及演繹比賽》
⏱ 時長:約1小時
👥 團友即場分組比賽,張牧師親自主領
📚 經文範圍:歷代志下第十至二十三章(可自由翻閱聖經)
💡 結合問答與角色演繹,深入有趣,屬靈又歡樂!
🗣 特別節目二:心得分享會
鼓勵弟兄姊妹分享查經過程中的領受與感動,彼此激勵,一同成長。
🏓🎲 興趣小組 & BBQ 晚會
下午4:00 開放興趣活動,包括 Pickleball 和桌上遊戲
🍖 晚上6:00 一同燒烤歡聚,享受美食與團契!
讓我們一齊來經歷這份「話語復興」的力量。
一齊查經、一齊復興!到時見!
Olisa 團友One-on-One:主角是Mandy 姊妹
相信很多弟兄姊妹都認識 Mandy和Teddy這對夫婦,在採訪 Mandy姊妹過程中,當知道她兒子名為Jeremiah (耶利米)時,我覺有點納罕,耶利米是「流淚先知」,她亦直言很少人用這名字為兒子命名, 原來Mandy是希望兒子長大後能聽從神的說話, 能為神用,可能就是「耶利米」原意:上帝能藉此人拆毁不義,和建造合神心意的事物吧!

Mandy 姊妹仍在工作,但她卻肩負起兩份事奉: 傳道部員和約書亞團契職員,熱心事奉,其動力究竟是從何而來呢?她告知只因年輕時一次死裡逃生,神從死亡邊緣將她拉回來的經歷。
她在一九九七年時,因要做心漏手術。這手術本就不複雜,(我乍聽心漏手術已覺很嚴重, Mandy道來卻有點雲淡風輕感覺,真佩服她的勇氣),這手術成功率99.9%。她在某主日崇拜後,在教會弟兄姊妹陪同下,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做手術,豈料手術出了岔子,醫生亦解釋不到原由,只知道當時十分危急,通知家人她會有生命危險,弟兄姊妹紛紛在醫院二十四小時為她代禱,未婚夫Teddy匆忙從加拿大回港見她最後一面,最後 Mandy都能脫離危險,雖然醒來後整個人水腫,認不出家人朋友,聲帶不知如何被割掉了,不能說話,吞嚥,要在ICU留醫。直到今天, Mandy亦不知道究竟當日手術出了甚麼問題,只知道當時情況危急,大動脉血管破裂,輸血達四公升(普通人血量大約五公升),心跳曾停頓,生存機會微乎其微,就算可活下來, 亦可能变成植物人或永久失憶,難怪Mandy 覺得可活下來,並且康復如常,是上帝的奇蹟了。

由ICU轉往普通病房後,首三星期病情都有起伏,最後亦要進行聲帶再造手術, 安裝人造聲帶,手術須在病人清醒下進行,故 只能局部麻醉,手術成功後,還要持續練習說話﹑吞嚥和行走……等動作,每一部份,每一階段若有閃失,都可能令她身體 機能受損。這艱辛過程,神都一一保守了,而且還保守她沒有發熱,因為醫生警告她,往後餘生, 若有發熱,必須立刻入院治療。發燒在一般人來說一是件普通事,對Mandy來說,可是危及生命的哩!
很多人遇到突如其來的災困,都會嘗試尋找原因,或是問「為何是我?」,怨上天不公, 但Mandy 姊妹憑信心,只倚靠我们的主,她不刨根究柢:究竟手術過程哪裡出錯?為何心臟手術竟割除了聲帶?…………她只會感恩, 心中反覆徘徊的是她教會牧師的話:人若能有机會反省,就當把握當下,做一些該做的事,別浪費生命,而教會復興,必先要認真看待個人靈命問題,並且要積極傳福音,讓人生命得救。
今天,Mandy感恩上帝賜给她一個兒子,亦有穩定工作,愛她的丈夫,她抱著回饋上帝的心(當然她明白上帝其實不須人的回饋,祂是創造我們的主啊,我們其實有何能力回饋衪呢!我們只須盡心﹑盡意﹑盡性﹑盡力愛衪就夠了。), 積極參與傳道部工作,努力接觸「新人」,傳福音; 在傳道部事奉4﹑5 年後,她感到要推動傳道工作,是須團契配合幫忙,所以她今年加入約書亞團契职員會,在團契積極推動落區派單張,鼓勵弟兄姊妹參加「三福」訓練,又嘗試在團契聚會前2-3小時舉行Pickleball 和 board game 活動,旨在團結弟兄姊妹,推動落區傳福音工作。她雖然忙碌, 亦不忘自己屬靈生命成長,不只參加團契「齊進深」查經班(有興趣可與William Pak聯絡,屬網上聚會),還持續不斷參與四海查經班。 Mandy不只全心全意投入事奉,還亦在事奉過程中帶動兒子幫助做PowerPoint, 希望兒子能在耳濡目染下早日受洗,丈夫 Teddy亦從旁協助事奉中種種工作。

中國詩經大雅「靡不有初,鮮克有终」,意思是人做事往往有一個美好的初心,但能盡心盡力,貫徹始終的則不多。Mandy信主三十多年,一直熱心事奉,在繁忙生活中不忘鼓勵弟兄姊妹齊齊參與,誠如她所言,傳福音是盡個人本份,至於對象接受與否,則是聖靈的工作了,故此傳福音工作,最要緊的是為對象禱告和學習交託,縱使對方一時間不能接受亦不必氣餒; 「我裁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使它生長」(林前3:6)。種子撒下來,時候到了,就會有收成的一天。她貫徹大使命精神「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太28:19-20)

Mandy 姊妹,願神堅立你手所作的工,你手所作的工,願神堅立。阿門。
復活主日送暖
復活主日下午,約書亞團契七位弟兄姊妹,帶著復活主耶穌的愛,到教會附近的一所露宿者之家,向該處無家可歸人士送上上帝的安慰說話,以及一些物質的日常用品。
戰競和膽怯
當日陽光普照,氣溫接近攝氏十度。我們一行帶著預先準備好的物品,好像汽水﹑餅乾﹑朱古力﹑牙膏﹑牙刷﹑毛巾等出發。不過,大家的心都懷著戰競和膽怯,例如擔心言語溝通的困難,但也深信上主必為我們預備。
猶記得2 月寒冷天氣下,我們當中部分弟兄姊妹也曾到訪過這所露宿者之家。不過,當時由於天氣實在太冷,這些無家可歸人士多留在中心內取暖(慶幸是該中心日間都開放一個大廳給予露宿者一個聚腳取暖的地方),以致我們能夠接觸派發暖包的只是寥寥幾人。(已經在團契聚會作過分享,此處不贅。)
上帝的預備
今趟則大不同。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氣溫宜人,不少露宿者都坐在中心外曬太陽和傾談,正好給予我們一個與他們接觸的機會。
我們今次改變策略,不像上次一次過將所有物資「塞」給他們,而且採用「擠牙膏」的方法,一件一件給他們,以致我們能夠在多些時間與他們傾談,了解他們的處境。
策略調整
我們首先遞上汽水,待他們接過後就打開話題,表明我們的來意,就是送上一份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愛,趁復活主日與他們分享,然後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生活處境,看一下我們預備好的物資,有那些可以幫助他們,到最後才發給Tims Card,使他們可以到隔鄰的「Tim仔記」吃一個簡餐。
我們大約逗留半小時,手上的物資已經派發出去。(由於小信,以致事前準備不足。)相比上次,我們接觸到的露宿者約15人左右。
五月團契分享 六月再出隊
我們計劃5月份團契聚會與大家分享今次的體驗,特別是看到上帝的預備﹑鼓勵和同在。6月份將會再次出隊,按部份露宿者提議,將會派送中餐飯盒,屆時再向團友集資。更重要是希望大家的參與。

隊長Mandy負責拍攝,所以不在照片之中。
後記: 答弟兄姊妹問
約書亞團契最近進行送暖活動的目的是什麼?
- 配合團契職員會今年新增「佈道外展」團職的事工。(為什麼設有這個團職?有感這方面過去沒有明確推動,以及新職員有這方面承擔。)
- 對上一次是10多年前(已忘記了是那年?)團契曾經攪過到市中心向露宿者派發麵包和個人衛生用品的Sandwich Run。當年活動的目的應該是大家有感自己的子女在WAY少年團契不時有這方面的行動,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該嚐試感受一下吧?(有錯,請當年團職更正。)
- 去年12月的送暖活動,只是配合11月份的團契聚後的跟進活動,沒有想過長期規劃,但也不想只是一次性的攪攪而已,所以才有4月的第二次活動。現在看來,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下一個冬季結束前,攪手應該還是會繼續推動下去,Stay Tuned。)
- 送暖活動好像是社會福利工作的範圍,團契以致教會的投入和參與有不同看法,個人的參與反而看法一致,這差異不在這討論。
- 總結是,如果抱著要看到福音的果子,帶人返教會為目的,這真是靠聖靈的工作。我們只是做一個關懷社區的基督徒,傳達一份愛心。事實上,社會上從不缺乏有愛心的人士。所以,團契上下大家沒有壓力,按自己的恩賜在不同的崗位事奉。
- 至於由此帶出的另一個問題,是教會內也有弟兄姊妹需要關心的問題? 這個「先對內﹑後對外」的問題,就留待有關持份者解答。
亞撒王 –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鍾志煌
團契連續兩次查經,一口氣讀過三章關於以色列人分裂後,猶大的第三位君皇亞撒,一生管治猶大家的事蹟。你有沒有以下其中的一個反應?
- 那一代的猶太人,能夠活在一位敬畏耶和華領袖的管治下,安享太平的日子,真是幸福。用今天的處境,卽是沒有黃大仙頭注香,車公廟求籤,佛誕搶包山,和每日星座等等的玩意。只有教會主日崇拜,團契,查經班,也不用傳福音,因為全民皆信。
- 亞撒管治猶太人,一直尋求耶和華,直到三十五年後,才用自己的方法,處理一波可能發生的國家危機,控制結果,卻招來先知的責備和警告,其後他再沒有再尋求耶和華,直到死亡。用今天的講述,亞撒王晚節不保,他死後能否上天堂呢?
- 人就是沒有完美的,亞撒比較他先祖大衛,人格上已是優勝有餘,上主滿有憐憫,又怎能不接納他呢!
歷代志用了三章四十八節的經文,介紹亞撒,開始是用了一句很特別的句子:“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翻查舊約聖經對當年王的判語,除了大衛王外(王下16v2)這是唯一的一次。如此看來,亞撒王在王國分裂後,他的政績就是不簡單,同時被耶和華所肯定。經文中記載亞撒王的軼事,有兩組明顯的重複用詞,是“尋求耶和華”和“砍下,除掉偶像之物”。“尋求耶和華”在歷下出現了十二次,有兩次是帶負面的形容,在亞撒王的生平,用了五次,四次正面和末後的一次“不尋求”。亞撒王尋求上主的表達,便是在國家中除掉偶像和拜外邦假神的行為,改變當時以色列人從多神信仰,歸回事奉獨一真神耶和華的生活。這是一段漫長的日子,雖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上主用了一場戰爭,彰顯了祂奇妙的能力,扶助亞撒王不斷推行這項德政。以色列國民也得享太平的生活。
十六章記載了亞撒王的晚年,他似乎失去對上主耶和華的信心,用了自己看為正的方法,處理國家危機,結果是成功的,卻被先知責備他偏離過去對耶和華的倚靠。經文沒有記載他悔改,就是身患重病時亦不再尋求耶和華,直到生命的結束。經文亦沒有說明上主降災給他,他的生病也許只是上主給他一次試練,遺憾的是他沒有好好掌握回轉,生命就此結束。
什麼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呢?
從亞撒王的政績來說,就是除掉以色列人的偶像,引導他們相信和事奉獨一真神:耶和華上主,讓“耶和華”的名,在列國中被高舉,世人因此能夠認識和歸信祂。所有行為的焦點都是“上主耶和華”。
他個人晚年的固執(甩漏),當然會帶紿他傷痛,但沒有沒殺他過去引人歸正的正面果效。
亞撒王的一生,正在提醒今天的我們如何在信仰生活中,除掉有形和無形的偶像,專心仰賴上主,祂應許的平安與祝福,必不離開我們,別人更可以在我們的生命中看到“上主基督”,福音得以傳開。 個人的固執,是容易引誘我們偏離上主的引導,亞撒王的晚年,更是我們每天最好的警惕。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團契特別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查經系列,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將透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更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
歷代志下 選讀
(約書亞團2025查經)
查經資料與方法已經按時在團契群組發放,亦可於以下專頁選讀:
五月查經重點:約沙法,查考經文:歷代志下 廿1~30
五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於 5月6日 星期一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https://meet.google.com/upt-npax-xnw
微小愛心・溫暖人心—— 行動篇
時間 | 地點 | 項目 |
2025-04-12 (2 pm – 2:45 pm) | 信達超市 | 派發福音單張 |
2025-04-20 (2 pm – 3:30 pm) | 密市 | 向露宿者派發暖包 |
2025-05-10 | 教會 | 春季大掃除 |
約書亞團契將於4 月和5 月初參與上述三項外展活動,鼓勵弟兄姊妹和小組參加(*鼓勵小組參與教會大掃除)。詳細情況和報名可聯絡Mandy姊妹。
心動不如行動
2025年已悄然過去四分之一,回顧年初,張穎新牧師與我們分享了團契的願景,而團契也正朝著這方向邁進。
在剛過去的團契聚會 「微小愛心・溫暖人心——外展關懷與福音行動」 中,Mandy 姊妹分享了團契未來在外展關懷與福音事工上的計畫。信仰不止於聆聽,更在於行動—— 這個四月,我們即將迎來兩次實際行動,一同回應主的呼召!
此外,四月受苦節晚上,教會將舉行 國粵語堂聯合崇拜,主題為 「真神羔羊」,誠邀各團友一同參與,懷著感恩的心記念主的救贖恩典。
為了讓弟兄姊妹能更專注參與教會及團契的多項活動,本月將不設大團契聚會。讓我們把握這個機會,彼此同行,在服事與敬拜中經歷神的愛!、關係建立、使命實踐 上更加茁壯,成為一個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的屬靈群體。讓我們同心同行,邁向新的願景!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團契特別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查經系列,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將透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更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
歷代志下 選讀
(約書亞團2025查經)
查經資料與方法已經按時在團契群組發放,亦可於以下專頁選讀:
四月查經重點:約沙法,查考經文:歷代志下 十七、十九章
四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於 4月1日 星期二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https://meet.google.com/upt-npax-xnw
微小愛心・溫暖人心—— 外展關懷與福音行動
愛的行動,不一定來自驚天動地的舉措,而是從一個微小的關懷開始。團契不僅是彼此相交的地方,更是讓基督的愛流露於世界的使命群體。在這次聚會中,我們將回顧 1 月由 Edward 協調的 社區關懷與送暖行動,見證如何透過簡單的問候、探訪與實際幫助,讓基督的愛溫暖人心,並成為福音的橋樑。
然而,關懷並不止步於過去,而是持續的生命流動。Mandy Lam 將與我們分享團契未來的外展關懷與福音行動,幫助我們思考:如何將這份愛心延伸到更廣闊的社區?如何透過服侍、探訪、關顧弱勢群體,甚至以實際行動接觸未曾聽聞福音的人?這不只是一次計劃,而是一個邀請——邀請你我成為神手中的器皿,讓我們的信仰轉化為影響生命的力量。
我們誠邀你參與這次聚會,一同學習、禱告、策劃,讓團契不只是內聚的信仰群體,更是一個向世界敞開、傳遞基督之愛的行動者。我們期待與你攜手,將微小的愛心化為改變生命的祝福,讓更多人因我們的關懷而認識神!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翰一書 四19
請預留時間,齊來參與!
日期:2025年3月22日
時間:6:00pm
共享晚餐 (每位$15)
共同邁向新願景
—— 團契發展回應與行動指引
在 2025 年,張穎新牧師 為我們描繪了一幅 團契與小組發展的全新藍圖。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些異象,我們於 2 月舉行了專題研討會,積極探討如何在 短期、中期、長期 內推動團契的成長與更新。
當晚,各小組圍繞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歸納出以下行動建議:
1. 優先推動的事項
- 孖咇制度(組員配對/同行關係) 是各組關注的重點,但實行上仍面對挑戰(如難以找到合適的孖咇)。
- 歸屬感 是團契穩定成長的重要元素,透過 倍養小組與關顧 能夠有效提升組員對團契的歸屬感。
- 屬靈養份 與 組長的投入 影響團契成長,值得關注的是,有些組長未能定期參與團契,這需要進一步探討與改善。
2. 促進小組健康成長,並減輕組長壓力
- 提升組員的主動性,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回應組長,避免組長單方面承擔責任。
- 強調分工合作,讓每位組員發揮所長,共同承擔小組事工。
- 透過團契活動減輕組長負擔,例如 微調聚會時間 或 設計更有吸引力的節目。
- 建立組規,營造良好討論氛圍,確保小組能有效運作,並適當處理過於強勢或長篇大論的組員。
- 尊重屬靈成長的多樣性,理解組員的不同屬靈狀況,提供適切的牧養與支持。
3. 應用 3T 原則(Train 培訓、Transform 轉化、Thrive 成長)
- 培訓與明確角色分工,幫助組員了解自己的責任與定位。
- 建立小組使命(如 社關組、福音組、讀書組),讓團契更具方向感與行動力。
- 適度調整組織結構,例如每 兩年混合分組一次,促進成員間的互動與成長。
- 優化聚會時間安排,例如改為下午三點開始、安排晚餐,以減少夜間駕駛的風險。
4. 小組的拉力與推力 —— 提升團契活力
(1)拉力:吸引組員參與的因素
✅ 認識新朋友、建立深厚關係
✅ 學習新事物,增強屬靈與個人成長
✅ 組長以身作則,帶動小組氛圍
✅ 活動形式靈活,善用網絡與創新方式提升互動
(2)推力:阻礙組員參與的因素
❌ 小組氣氛沉悶、內容缺乏新意
❌ 目標不明確,缺乏行動計劃
❌ 討論過於批判性,影響正面交流
❌ 聚會時間拖延,未能準時開始與結束
結論與未來方向
綜合討論內容,我們需要:
- 強化孖咇制度,並積極解決實施上的困難。
- 鼓勵組員主動參與,減少組長壓力,推動團隊合作文化。
- 建立清晰的小組規範與使命,讓團契運作更有方向感。
- 優化聚會內容與形式,靈活調整時間與活動安排,提升吸引力。
- 促進屬靈成長,理解組員的不同屬靈狀況,並提供適切的支持。
透過這些調整,我們期盼團契能夠在屬靈生命、關係建立、使命實踐 上更加茁壯,成為一個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的屬靈群體。讓我們同心同行,邁向新的願景!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團契特別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查經系列,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將透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更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
歷代志下 選讀
(約書亞團2025查經)
查經資料與方法已經按時在團契群組發放,亦可於以下專頁選讀:
三月查經重點:亞撒王,查考經文:歷代志下 十五、十六章
三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於 3月3日 星期一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https://meet.google.com/upt-npax-xnw
共同邁向新願景 —— 回應篇
2 月團契聚會特別研討會
在 1 月的團契聚會 中,張穎新牧師 為我們勾畫了一個 團契與小組發展的全新願景,從整體運作到具體優化方案,幫助我們提升 參與度與生命力,讓團契更有活力、更具影響力!詳細內容請參閱 《團契與小組的願景》。
現在,是時候行動!
在 2 月的團契聚會,我們將舉辦 專題研討會,探討如何將這些 行動建議落實,並在 短期、中期、長期 內有效推動團契發展。當晚,團契將挑選 具體議題 進行討論,引導大家思考實際應用。
張穎新牧師 也將親臨與我們 對話、解答問題,並提供實際可行的行動方案!
團契與你的屬靈成長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回應這個異象!
請預留時間,齊來參與,共同塑造更美好的團契!
日期:2025年2月22日
時間:6:00pm
共享晚餐 (每位$15)
團契與小組的願景
在1月的團契聚會中,張穎新牧師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從團契與小組的整體運作到具體優化方案,旨在提升參與度與生命力,使團契與小組更有活力、更具影響力。
回顧與思考:團契與小組的現況
張牧師首先拋出一個問題,讓我們深思:
「試想想,2023年你的團契與小組生活,與今天有何相同與不同?」
經過九個多月的評估,牧師發現團契與小組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大家更積極投入大團契和小組內的互動,從而提升約書亞團契的整體運作。
優化方向與策略
1. 小組內部建設
- 培訓「孖咇組長」(雙人領導制),提升領導效能
- 強化「關顧網」的運作,讓關懷更有系統
- 設立「加油站」,提供適時的支持與鼓勵
- 開拓新小組,並於合適時機植組
- 鼓勵小組運作更有機(be more organic)
2. 大團契與小組的動力聯繫
- 強化團契週會的屬靈養分與信仰元素
- 增強團契的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
- 提升代禱支持的深度與廣度
3. 架構微調,簡化運作
- 允許部分小組獨立於團契,直接隸屬助道部,由牧者或執事領袖支援(區長)
- 留在團契內的小組,則專注固本培元、凝聚群體
關鍵目標:GATHERING for the purpose of SCATTERING
聚集是為了被差遣,使生命影響生命
具體優化行動建議
評估與調整
✔ 先評估,後行動
✔ 針對大團契與小組的動力(age-related)進行分析
✔ 運用「推拉原理」:
➡ Pushing Factors(推動因素):小組內部的吸引力與成長動力
⬅ Pulling Factors(拉動因素):大團契與小組之間的連結
核心調整方向
✔ 調整聚會時間與頻率(Change time & frequency)
✔ 增強屬靈內容(Enhance the spiritual contents)
✔ 培養更強的歸屬感(Build up sense of belonging)
✔ 提供具體的代禱支持(Specific prayer support)
組長(員)應有角色
- 屬靈友伴:同行並扶持弟兄姊妹
- 促進者:營造健康互動的氛圍
- 鼓勵者:適時給予支持與肯定
- 搭橋者:連接團契、小組與信仰群體
- 策劃者:籌劃並推動小組發展
- 協調者:平衡各方需求,確保運作順暢
- 時間管理者:適當調控時間,使小組內容更精煉
📖 關鍵經文:以弗所書四章11-13節
📌 目標:裝備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持份者視角:如何回應團友與組員的期待?
💡 團友與組員最關心的是什麼?
- 屬靈群體的核心價值:聖徒相通,連於上帝
- 關懷與代禱:有人關心、鼓勵、行動支持
- 恩慈相待:尊重、體諒、彼此建立
- 同行與支持:有朋輩同行,能分享喜怒哀樂
- 屬靈成長:獲得信仰養分,回應生命週期
- 活出信仰:認真為主而活,生命影響生命
📖 詩篇 92:12, 14:「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未來發展方向與行動建議
如何讓團契與小組更「有機」與「動態」?
✔ 依照恩賜與負擔來事奉,使團契更具活力與使命感
✔ 不是單純為聚而聚,而是建立真正有影響力的群體
✔ 彈性調整組織架構:「各從其類,化整為零」
✔ 推動跨齡小組,促進不同年齡層的交流與成長
小組活力化與多元化發展
✔ 豐富小組內涵,或轉型為不同性質的小組:
📌 社關組(關懷社會)
📌 福音組(傳福音)
📌 新來賓組(接待與融入)
📌 差關組(宣教支持)
📌 粵曲組(文化與藝術)
📌 外展組(社區服侍)
📌 讀書組(信仰與學習)
分組討論:展望未來
🎯 假如你是團職或組長,你認為目前的問題是什麼?在未來一年,你有什麼具體的優化建議與行動?
最後,讓我們謹記:
Be more organic & dynamic
與主同行、與人結連
There are always alternatives!
約書亞團契四十周年:如何在挑戰中找到突破
1. 團契現狀分析
團契邁入四十周年,這是一個值得感恩與慶祝的重要時刻。然而,隨著團契弟兄姊妹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狀況的限制,團契的出席率從高峰期的七﹑八十人下降至目前平均的四十人。部分人因更喜歡較小規模、互動性強的細胞小組,而選擇不參與團契的月會。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避免人數進一步縮減並實現復興,成為職員會的重要議題。
2. 挑戰的根本原因
- 成員老齡化與健康問題:高齡成員的身體狀況限制了他們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大型聚會中。
- 需求的多元化:細胞小組因規模小、互動性強,更符合部分弟兄姊妹渴望「交心容易」的需求。
- 活力不足:隨著年齡增長,團契活動形式若沒有改變,容易流於單調,缺乏吸引力。
- 牧者的方向:「聚集為了分散」的理念需要更具體的策略落地,否則可能流於概念化,團友難以明確參與。
3. 解決方案與建議
A. 瘦身減磅:聚焦核心使命與功能
- 重新定義團契目標:將四十周年作為契機,明確團契的核心價值與使命,例如:「建立彼此扶持的靈命共同體」或「成為教會代間交流的橋樑」。
- 簡化活動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程序,專注於靈修、分享和代禱等核心活動,讓聚會更加輕鬆有吸引力。
- 提供靈活參與方式:考慮提供線上參與選項,讓因健康或距離原因無法親自出席的弟兄姊妹也能參與。
B. 功能化細胞小組:將「分散」轉化為增長動力
- 角色分工:將細胞小組按功能分為牧養型、傳福音型、學習型或興趣型,滿足不同成員的屬靈需求與興趣,並鼓勵小組彼此合作參與團契的月會。
- 領袖培訓:加強小組長的靈命裝備與團隊管理能力,使其能帶領小組有效地運作,同時為團契提供支持。
- 回流策略:定期舉辦細胞小組聯合聚會,例如「小組感恩日」或「佈道分享會」,將小組成員帶回團契中,形成健康的流動。
C. 激活團契活力:結合代間交流與創新活動
- 跨代活動:邀請年輕人參與,例如年輕團契與成年人團契聯合聚會,透過代際交流增強彼此影響力,帶來新的活力。
- 多元化活動設計:除了靈修與查經,也可以融入音樂敬拜、見證分享、手工藝或輕運動等形式,使聚會更具吸引力。
- 建立陪伴文化:安排有體力的弟兄姊妹陪伴身體不便的成員參與聚會,增強團契內的關懷氛圍。
4. 四十周年契機:反思與展望
四十周年不僅是慶祝過去的里程碑,更是反思現狀、展望未來的關鍵時刻。職員會可以利用周年活動,推動以下行動:
- 願景分享會:透過團契願景的重新詮釋,凝聚全體成員的共識與參與熱情。
- 見證與感恩:邀請資深成員分享團契的見證故事,強調屬靈生命的影響力與傳承意義。
- 啟動行動計劃:在周年聚會上宣布新的策略與計劃,並設立清晰的短期目標與長期展望。
5. 結語
面對四十年的歷史與挑戰,團契有機會在重重困難中找到更新與突破之路。透過聚焦核心使命、靈活運用細胞小組功能,以及激發團契的內在活力,職員會可以帶領弟兄姊妹走向更健康、有生命力的未來。同時,這也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攜手走過這條屬靈更新之路。
健行興趣小組二月份嚴冬出行
沒錯,約書亞團契健行興趣小組挑戰二月份嚴冬,來一個「天寒地涷」之旅?
但問題來了…那裡有人有興趣參與?
那就來一個折衷之旅?
我們經常提到深值入北歐人腦海裡的說法,就是「沒有壞天氣,只有是你穿錯衣服」;而且冬季比我們長的北歐人,總沒有全部時候留在室內。
那我們多倫多人怕凍,唯有來一個折衷之旅?唔行地面,改行地底。
多倫多市中心地底行
大家都認識多倫多市中心連接商業大樓之間有一條地下街PATH,究竟是幾時最先有,而全程又有幾長?
那我們就一起在2月15日星期六早上去探究一下。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TnKeGx8XJtExVVQA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團契特別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查經系列,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將透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更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
歷代志下 選讀
(約書亞團2025查經)
查經資料與方法已經按時在團契群組發放,亦可於以下專頁選讀:
二月查經重點:亞撒王,查考經文:歷代志下 十四章
二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於 2月3日 星期一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
恩典滿溢,新一年新展望
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們感謝主在過去一年中的帶領,也滿懷期待地迎接新一年的恩典與挑戰。願主的平安與祝福充滿在每一位的生命當中,讓我們在主裡繼續成長、彼此扶持!在此,衷心祝福大家新年快樂,主恩滿溢,靈命更加扎實,生命更加豐盛!
過去一年,我們的團契在張穎新牧師的悉心帶領下,有了更多的更新與突破。張牧師不僅深入觀察我們團契的運作,還細心傾聽各小組的需要,為我們設計了一些全新的方向,幫助團契更好地實現成長與合一。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繼續著重以下幾方面:
- 團契中彼此代禱:藉著代禱,我們不僅可以更加明白彼此的需要,也能在靈裡同心合意,經歷主的奇妙作為。
- 小組查經的深化:通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我們可以更加認識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祂的真理。
- 組長訓練:為了更好地裝備小組組長,我們將展開系列訓練,幫助組長們在靈命、領導力和事奉上得到成長,進而更有效地牧養組員。
- 團契願景分享:在即將到來的一月團契聚會中,張牧師將分享對團契與小組的願景,帶領我們展望未來的方向。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屬靈加油站,請務必記得參加!
新的一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旅程。讓我們繼續同心同行,在愛中建立更加美好的屬靈家園。無論是彼此扶持、代禱,還是研讀神的話語,我們相信主必在其中施恩祝福。
最後,再次祝福每一位弟兄姊妹新年蒙恩、靈命興旺、家庭平安!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迎接主所賜的每一天,並在主的恩典中活出榮耀祂的生命!
願主賜福大家!
我的點點滴滴 – 恩典引領的人生
Sam Mok莫志成

神的恩典和帶領遍及我生命的點點滴滴,每一步都見證了祂的奇妙作為。

1. 出國前的奇蹟
我出生後罹患嚴重的肺病,生命垂危。偉大的父母親晝夜不懈地照料,最終挽回了我的生命,使我得以健康成長。青少年時期,我性格害羞、自卑,學業成績中等偏下。多年患嚴重皮膚病, 一直困擾身心靈, 1978年,我在首次出國加拿大前幾個月,奇蹟般痊癒了,至今未復發。
**詩篇 139:13-16
**教導:**在我未認識神之前,祂早已看顧我,透過各種方式顯明祂的恩典與保護。
2. 加拿大的磨難與供應
到達加拿大的第二天,我帶來的2000加元一年多生活費被偷。神藉著基督徒學生提供食宿,展現了祂的供應與慈愛。
**馬太福音 6:31-33
**教導:信靠神,就不會缺乏;祂知道我們的一切需要,並會親自供應。
3. 信仰的決定
在基督徒學生的關懷下,我開始接觸福音,並於當年聖誕節受浸。
**經文:**約翰福音 1:12
**教導:信仰的旅程從接納耶穌為救主開始,成為神的兒女。
4. 渥太華的成長
大學期間,我在教會學習成長,參與詩班、主日學並學習傳福音。假期期間,我加入「福音千里行」探訪小鎮的華人,雖多次因汽車拋錨遇險,但神總是奇妙安排維修或提供替代車輛,使事工得以完成。
**馬太福音 28:19-20
**教導:事奉與傳福音帶來屬靈的成長,並見證神奇妙的安排與保守。
5. 神的保守與拯救
1983年畢業後,我在石油公司工作,派駐中國河南、天津和山東。工作環境落後,曾因觸電瀕臨死亡,但神保守我脫險。同時,藉工作地點,我協助遠東電台進行家庭探訪,支持當地信徒。(四十多年後, 在本教會國語堂認識新來賓年青夫婦,他們正是在我當年工作的油井小區長大,母親從小帶他認識主, 得知當地現已經建立教會及成熟信徒, 感謝神福音的大能。
**詩篇 91:11
**教導:**神的保護無處不在,時刻守護我們的安全。
6. 再次踏足加拿大,事奉與成長
1991年,我和太太Yvonne再次踏足加拿大,首次參加教會正是約書亞團契,並認識了Keith和Carmen,他們熱情地接待我們,讓我們在他們家免費住了一個月,直到搬進自己的住所。在過去30多年,見證了教會從簡陋的倉庫發展到如今的三語聚會。妻子Yvonne在懷孕九個多月時發生了車禍,但感謝神保守母子平安, 兒子現在已經結婚建立家庭。過去30多年,雖然經歷過失敗與軟弱,但主從未放棄我。
**彼得後書 3:18;耶利米哀歌 3:22-23
**教導: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跟隨神的帶領。
7. 試煉與恩典
2018年,在一次祈禱會後駕車回家Hwy401途中,我右眼突然失去視力,後確診為視網膜脫落。感謝神,左眼仍能看見,避免了更大危險。雖然右眼僅恢復60%視力,但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響。新冠疫情期間,神讓我有機會重建信仰基礎,深思我信的是什麼,為何要信。
**詩篇 121:7
**教導:神在災難中保守我們,賜力量讓我們復原並成長。
8. 邁入65歲後的事奉方向
- 教會事奉:積極參與教會內外的事工,向信徒和未信者作見證。
- 栽培接班人:盼望栽培年輕信徒,讓神的家持續興旺。
- 幫助貧困群體:利用助聽器專業,幫助貧困特別山區缺乏照顧一群。
**詩篇 71:18;約翰福音 3:30
**教導:年老的日子仍然是事奉的機會,要傳承信仰,栽培下一代信徒,讓神的國度不斷擴展。
9. 個人的小喜好與特色
除了信仰與服事,我也有一些簡單的小喜好,這些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 最喜歡的飲品:**McDonald Coffee XL One Cream No Sugar, XL
- 最喜歡的食物:**豆腐,豆干等,簡單又營養。
- 最喜愛的興趣:**吹口琴,音樂帶來平靜與喜樂。
- 最像似的動物:**熊貓,牠們溫柔、可愛,象徵和平與友善。

這些小事物不僅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提醒我感恩神在細微處的供應與祝福。
結語
神的恩典遍及我的一生,祂醫治、供應、保護,並在試煉中堅固我。神帶領我面對挑戰,也賜予恩典使我成長。我願在回天家之前,為主吹奏更多讚美之歌,活出一個充滿讚美的人生!
**傳道書 12:14 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活出信仰 社會關懷」送暖行動第一擊,順利完成
氣溫驟降 更顥溫暖
送暖行動前一天,氣溫突然驟降,體感溫度達到負攝氏20度。即使送暖行動當日,溫度略有回升,但體感溫度也有超過負10度左右的感覺。不過,正正就是在寒冷的天氣下,更加感到到神的愛可以帶給人間的溫暖。而張牧師在當天早上證道時,更呼籲我們為上帝作一件美事,也正好互相呼應。
外部力量加入 跨越世代鴻溝
約書亞團契的九位弟兄姊妹回應上帝的召命,參與了今次的送暖行動。背後還有一班以物資和行動支持今次送暖社會關懷行動的團友。此外,也有伯特利團契和Kairos年輕人小組的參與,可算是一次跨團契和跨世代的共同參與,真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親力親為 忠於托負
今次每位出隊的成員,都要繳交20元的墊底費,全數是用來購買物資作送暖之用。除了捐贈的物資之外,我們一共收到24張,每張面值10元的Tims Card和220元現金。
出隊前,我們先數點團友捐贈來物資,然後進行分類。跟著派出一個四人採購小隊,帶著220元現金,到附近超級市場進行大採購。他們在歷時超過一小時的大搜羅行動,來回比較貨品的價格,怎樣用最抵的價錢,購買最多的食物,反覆思量,最後成功地以220元7亳,超支7亳完成任務。
至於留下來的其餘隊員,則負責書寫祝福語在賀卡上,期望帶給受眾從上帝而來的一點溫暖。


見證上帝 處處恩典
我們首先到一家收容16至24歲無家可歸年輕人的中途宿舍。我們相信我們每一位約書亞團友都應該至少經過該宿舍門外至少一次。我經過千次以上,都因為今次送暖行動事前踩點,才知道該間房屋是一家無家可歸年輕人的中途宿舍。
當我們三架汽車「突然」駛進泊車道,並且在這小屋停泊下來,宿舍的當職人員即出來看過究竟?我們道明來意後,職員都很善意叫我們放在門前,稍後他們會搬進屋內。職員叫我們留下資料,並且非常合拍的配合我們的團體照。

跟著我們去另一家收容露宿者的中心,也是我經過上千次門外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向當值職員說明來意後,我們只能在門外與兩﹑三名露宿者接觸,送給他們包括Tims Card的日用暖包。其實當日天氣嚴寒,中心內坐近十名露宿者,但礙於中心的政策,我們不能進內派發暖包。
Frieda姊妹與其中一名露宿者門外接觸分享前,該名老伯命她不要先說,在他拿出手機後,表示由於其英語能力不佳,要借用翻譯應用軟件來明白Frieda姊妹的說話,因為老伯是烏克蘭人。當Frieda姊妹說完後,老伯表示聽得明白,不需借用翻譯應用軟件來了解。Frieda姊妹說:我們是浸信會的信徒,前來是與你分享一件禮物。老伯之後也分享他一個經歷,表示加拿大救了他。Frieda姊妹隨即問他是什麼意思?老伯接著就向著電話說了一段話,烏克蘭話翻出來就是他心臟有問題,來到加拿大後醫院幫他做了手術,醫治好了,所以是加拿大救了他。Frieda姊妹回應表示,是上帝救了他一命,老伯隨即手指向著天,抑望說真是上帝救了他。

當我們回程返回教會的路途上,聽著姊妹的分享,而眼前是一道日落前的柔和陽光,照在我們的臉上,真的感受到上帝的信實,慈愛和憐憫。願我們每一天都跟著主作一件美事,彰顯衪的大能。
「活出信仰 社會關懷」送暖行動第二擊
我們將於2025年2月份再度出擊,暫定是2月7日星期五或8 日星期六的晚上。今次將到多倫多市中心探訪露宿者,送上我們的一點暖意。
活動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你所查考的,你明白嗎?
鍾志煌
“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使徒腓力,被聖靈引領,走進埃提亞伯太監的世界,問了這一個直接的問題。當時太監正在閱讀以賽亞書。故事結束的一句對白,亦是一個問題,“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當上主的話語被清楚地解開,聖靈的感動是奇妙的,人的改變也是隨即發生。
過去的一年,團契引導小組學習一個新的查考聖經方法,採用了香港夏達華機構,由黃德光先生介紹的BASIC,去查考約翰福音。
團契每個月的小组學習,一直以來都是藉著一些輔助書籍,去查考不同的經卷。因此沒有沿用某些方法( 如OIA 歸納法 ),只是追隨著某作者的思路,去明白經卷的信息,然後讓大家分享個人的感受。
約翰福音的查考,是團契的第二次,二十多年前,教會林博士曾在主日證道中帶領會眾明白約翰福音的七個指標signs ,所以團契小组亦有進一步的查考。
約翰福音往往是用來介紹基督教的起點,其中三章十六節的經文,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亦是不少香港教會固定的室外金句,好讓非信徒藉它被吸引。六十年代,香港教會更發行了約翰福音小册子,像今天的福音單張贈送給慕道的朋友。所以約翰福音可以被看為基督信仰的入門初階。
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三年疫情的封閉,促進了資訊平台的迅速發展,黃先生親自透過視像形式,教導如何用BASIC 的方法,進一步明白約翰福音。
發出問題,是查經重要的一環。
我們信仰的開端,往往是單向的,例如主日的聽道和主日學,一直都是在接收,有很少的空間去思考而作出發問的回應。這些單向的信息,重複又重複地進入腦海,漸漸成為我們的信仰真理。
近十年的華人年青牧者,從探討不同聖經的譯本,翻查原文,進一步看到不少過去可能被忽略,怎至出錯的經文詮釋。這亦是BASIC的運作方向。
對慣常單向接受信息的信徒,這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有兩種可能的反應:
正面的是如獲至寶,因為可以繼續用同樣方法去明白查考經文,糾正自己一些誤解,從而去影響生活中的“可作”與“不可作”( Do and Don’t)。
然而負面的會產生憂慮,因為沒有慣常對聖經信息作出思考和發問,一旦面對一項全新的解釋,後果是拒絕?或是找牧師?還是亢奮地護教?
經過黃先生所領頭四章的查考,我們對“重生”的認識仍是“一舊雲”?還是看到自己對舊約聖經的認識不足?“神愛普世的人”還是“神愛猶太人的世界”?黃先生刻意沒有更詳盡地討論類似以上的問題,相信他希望我們可以透過進一步的思考,察看,討論而去接納這些真理,建構“認識上主”的個人立場,在這後現代主義的世界,為基督作見證。
BASIC 的方法是嚴謹的,它盡量將我們今天的讀者,帶回當年猶太社會背景的生活,以第一身去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向什麼,從而將這真理的信息,應用在我們今天生活的環境。它的目的和其他查經方法是一致的,務要建立信徒,完成上主在各人身上的使命。
二十多年前,一位華人護教學者,關啟文博士,以“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作為他一本著作的名字。在序言中,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挑戰。意思是在教會中教育水平效低的長者姊妹,她們往往是用單純的信心,接納相信耶穌
基督,他會鼓勵她們堅守信心,恒切禱告。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信徒,他會給他們發問:“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一月小組屬靈成長資料: 宗教領袖眼中的耶穌 2/2《約翰福音》5:1-47
一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將於 1月7日 星期二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
**團契會提供其他的小組/查經資料、給各小組選擇!
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