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 通訊

恩典滿溢,新一年新展望

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們感謝主在過去一年中的帶領,也滿懷期待地迎接新一年的恩典與挑戰。願主的平安與祝福充滿在每一位的生命當中,讓我們在主裡繼續成長、彼此扶持!在此,衷心祝福大家新年快樂,主恩滿溢,靈命更加扎實,生命更加豐盛!

過去一年,我們的團契在張穎新牧師的悉心帶領下,有了更多的更新與突破。張牧師不僅深入觀察我們團契的運作,還細心傾聽各小組的需要,為我們設計了一些全新的方向,幫助團契更好地實現成長與合一。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繼續著重以下幾方面:

  • 團契中彼此代禱:藉著代禱,我們不僅可以更加明白彼此的需要,也能在靈裡同心合意,經歷主的奇妙作為。
  • 小組查經的深化:通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我們可以更加認識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祂的真理。
  • 組長訓練:為了更好地裝備小組組長,我們將展開系列訓練,幫助組長們在靈命、領導力和事奉上得到成長,進而更有效地牧養組員。
  • 團契願景分享:在即將到來的一月團契聚會中,張牧師將分享對團契與小組的願景,帶領我們展望未來的方向。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屬靈加油站,請務必記得參加!

新的一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旅程。讓我們繼續同心同行,在愛中建立更加美好的屬靈家園。無論是彼此扶持、代禱,還是研讀神的話語,我們相信主必在其中施恩祝福。

最後,再次祝福每一位弟兄姊妹新年蒙恩、靈命興旺、家庭平安!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迎接主所賜的每一天,並在主的恩典中活出榮耀祂的生命!

願主賜福大家!

我的點點滴滴 – 恩典引領的人生

Sam Mok莫志成

神的恩典和帶領遍及我生命的點點滴滴,每一步都見證了祂的奇妙作為。

1. 出國前的奇蹟

我出生後罹患嚴重的肺病,生命垂危。偉大的父母親晝夜不懈地照料,最終挽回了我的生命,使我得以健康成長。青少年時期,我性格害羞、自卑,學業成績中等偏下。多年患嚴重皮膚病, 一直困擾身心靈, 1978年,我在首次出國加拿大前幾個月,奇蹟般痊癒了,至今未復發。
**詩篇 139:13-16
**教導:**在我未認識神之前,祂早已看顧我,透過各種方式顯明祂的恩典與保護。

2. 加拿大的磨難與供應

到達加拿大的第二天,我帶來的2000加元一年多生活費被偷。神藉著基督徒學生提供食宿,展現了祂的供應與慈愛。
**馬太福音 6:31-33
**教導:信靠神,就不會缺乏;祂知道我們的一切需要,並會親自供應。

3. 信仰的決定

在基督徒學生的關懷下,我開始接觸福音,並於當年聖誕節受浸。
**經文:**約翰福音 1:12
**教導:信仰的旅程從接納耶穌為救主開始,成為神的兒女。

4. 渥太華的成長

大學期間,我在教會學習成長,參與詩班、主日學並學習傳福音。假期期間,我加入「福音千里行」探訪小鎮的華人,雖多次因汽車拋錨遇險,但神總是奇妙安排維修或提供替代車輛,使事工得以完成。
**馬太福音 28:19-20
**教導:事奉與傳福音帶來屬靈的成長,並見證神奇妙的安排與保守。

5. 神的保守與拯救

1983年畢業後,我在石油公司工作,派駐中國河南、天津和山東。工作環境落後,曾因觸電瀕臨死亡,但神保守我脫險。同時,藉工作地點,我協助遠東電台進行家庭探訪,支持當地信徒。(四十多年後, 在本教會國語堂認識新來賓年青夫婦,他們正是在我當年工作的油井小區長大,母親從小帶他認識主, 得知當地現已經建立教會及成熟信徒, 感謝神福音的大能。
**詩篇 91:11
**教導:**神的保護無處不在,時刻守護我們的安全。

6. 再次踏足加拿大,事奉與成長

1991年,我和太太Yvonne再次踏足加拿大,首次參加教會正是約書亞團契,並認識了Keith和Carmen,他們熱情地接待我們,讓我們在他們家免費住了一個月,直到搬進自己的住所。在過去30多年,見證了教會從簡陋的倉庫發展到如今的三語聚會。妻子Yvonne在懷孕九個多月時發生了車禍,但感謝神保守母子平安, 兒子現在已經結婚建立家庭。過去30多年,雖然經歷過失敗與軟弱,但主從未放棄我。
**彼得後書 3:18;耶利米哀歌 3:22-23
**教導: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跟隨神的帶領。

7. 試煉與恩典

2018年,在一次祈禱會後駕車回家Hwy401途中,我右眼突然失去視力,後確診為視網膜脫落。感謝神,左眼仍能看見,避免了更大危險。雖然右眼僅恢復60%視力,但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響。新冠疫情期間,神讓我有機會重建信仰基礎,深思我信的是什麼,為何要信。
**詩篇 121:7
**教導:神在災難中保守我們,賜力量讓我們復原並成長。

8. 邁入65歲後的事奉方向

  • 教會事奉:積極參與教會內外的事工,向信徒和未信者作見證。
  • 栽培接班人:盼望栽培年輕信徒,讓神的家持續興旺。
  • 幫助貧困群體:利用助聽器專業,幫助貧困特別山區缺乏照顧一群。
    **詩篇 71:18;約翰福音 3:30
    **教導:年老的日子仍然是事奉的機會,要傳承信仰,栽培下一代信徒,讓神的國度不斷擴展。

9. 個人的小喜好與特色

除了信仰與服事,我也有一些簡單的小喜好,這些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 最喜歡的飲品:**McDonald Coffee  XL  One Cream No Sugar, XL
  • 最喜歡的食物:**豆腐,豆干等,簡單又營養。
  • 最喜愛的興趣:**吹口琴,音樂帶來平靜與喜樂。
  • 最像似的動物:**熊貓,牠們溫柔、可愛,象徵和平與友善。

這些小事物不僅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提醒我感恩神在細微處的供應與祝福。

結語

神的恩典遍及我的一生,祂醫治、供應、保護,並在試煉中堅固我。神帶領我面對挑戰,也賜予恩典使我成長。我願在回天家之前,為主吹奏更多讚美之歌,活出一個充滿讚美的人生!
**傳道書 12:14 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活出信仰 社會關懷」送暖行動第一擊,順利完成

氣溫驟降 更顥溫暖
送暖行動前一天,氣溫突然驟降,體感溫度達到負攝氏20度。即使送暖行動當日,溫度略有回升,但體感溫度也有超過負10度左右的感覺。不過,正正就是在寒冷的天氣下,更加感到到神的愛可以帶給人間的溫暖。而張牧師在當天早上證道時,更呼籲我們為上帝作一件美事,也正好互相呼應。

外部力量加入 跨越世代鴻溝
約書亞團契的九位弟兄姊妹回應上帝的召命,參與了今次的送暖行動。背後還有一班以物資和行動支持今次送暖社會關懷行動的團友。此外,也有伯特利團契和Kairos年輕人小組的參與,可算是一次跨團契和跨世代的共同參與,真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親力親為 忠於托負
今次每位出隊的成員,都要繳交20元的墊底費,全數是用來購買物資作送暖之用。除了捐贈的物資之外,我們一共收到24張,每張面值10元的Tims Card和220元現金。

出隊前,我們先數點團友捐贈來物資,然後進行分類。跟著派出一個四人採購小隊,帶著220元現金,到附近超級市場進行大採購。他們在歷時超過一小時的大搜羅行動,來回比較貨品的價格,怎樣用最抵的價錢,購買最多的食物,反覆思量,最後成功地以220元7亳,超支7亳完成任務。

至於留下來的其餘隊員,則負責書寫祝福語在賀卡上,期望帶給受眾從上帝而來的一點溫暖。

見證上帝 處處恩典
我們首先到一家收容16至24歲無家可歸年輕人的中途宿舍。我們相信我們每一位約書亞團友都應該至少經過該宿舍門外至少一次。我經過千次以上,都因為今次送暖行動事前踩點,才知道該間房屋是一家無家可歸年輕人的中途宿舍。

當我們三架汽車「突然」駛進泊車道,並且在這小屋停泊下來,宿舍的當職人員即出來看過究竟?我們道明來意後,職員都很善意叫我們放在門前,稍後他們會搬進屋內。職員叫我們留下資料,並且非常合拍的配合我們的團體照。

跟著我們去另一家收容露宿者的中心,也是我經過上千次門外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向當值職員說明來意後,我們只能在門外與兩﹑三名露宿者接觸,送給他們包括Tims Card的日用暖包。其實當日天氣嚴寒,中心內坐近十名露宿者,但礙於中心的政策,我們不能進內派發暖包。

Frieda姊妹與其中一名露宿者門外接觸分享前,該名老伯命她不要先說,在他拿出手機後,表示由於其英語能力不佳,要借用翻譯應用軟件來明白Frieda姊妹的說話,因為老伯是烏克蘭人。當Frieda姊妹說完後,老伯表示聽得明白,不需借用翻譯應用軟件來了解。Frieda姊妹說:我們是浸信會的信徒,前來是與你分享一件禮物。老伯之後也分享他一個經歷,表示加拿大救了他。Frieda姊妹隨即問他是什麼意思?老伯接著就向著電話說了一段話,烏克蘭話翻出來就是他心臟有問題,來到加拿大後醫院幫他做了手術,醫治好了,所以是加拿大救了他。Frieda姊妹回應表示,是上帝救了他一命,老伯隨即手指向著天,抑望說真是上帝救了他。

當我們回程返回教會的路途上,聽著姊妹的分享,而眼前是一道日落前的柔和陽光,照在我們的臉上,真的感受到上帝的信實,慈愛和憐憫。願我們每一天都跟著主作一件美事,彰顯衪的大能。

「活出信仰 社會關懷」送暖行動第二擊

我們將於2025年2月份再度出擊,暫定是2月7日星期五或8 日星期六的晚上。今次將到多倫多市中心探訪露宿者,送上我們的一點暖意。

活動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你所查考的,你明白嗎?

鍾志煌

“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使徒腓力,被聖靈引領,走進埃提亞伯太監的世界,問了這一個直接的問題。當時太監正在閱讀以賽亞書。故事結束的一句對白,亦是一個問題,“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當上主的話語被清楚地解開,聖靈的感動是奇妙的,人的改變也是隨即發生。

過去的一年,團契引導小組學習一個新的查考聖經方法,採用了香港夏達華機構,由黃德光先生介紹的BASIC,去查考約翰福音。

團契每個月的小组學習,一直以來都是藉著一些輔助書籍,去查考不同的經卷。因此沒有沿用某些方法( 如OIA 歸納法 ),只是追隨著某作者的思路,去明白經卷的信息,然後讓大家分享個人的感受。

約翰福音的查考,是團契的第二次,二十多年前,教會林博士曾在主日證道中帶領會眾明白約翰福音的七個指標signs ,所以團契小组亦有進一步的查考。

約翰福音往往是用來介紹基督教的起點,其中三章十六節的經文,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亦是不少香港教會固定的室外金句,好讓非信徒藉它被吸引。六十年代,香港教會更發行了約翰福音小册子,像今天的福音單張贈送給慕道的朋友。所以約翰福音可以被看為基督信仰的入門初階。

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三年疫情的封閉,促進了資訊平台的迅速發展,黃先生親自透過視像形式,教導如何用BASIC 的方法,進一步明白約翰福音。

發出問題,是查經重要的一環。

我們信仰的開端,往往是單向的,例如主日的聽道和主日學,一直都是在接收,有很少的空間去思考而作出發問的回應。這些單向的信息,重複又重複地進入腦海,漸漸成為我們的信仰真理。

近十年的華人年青牧者,從探討不同聖經的譯本,翻查原文,進一步看到不少過去可能被忽略,怎至出錯的經文詮釋。這亦是BASIC的運作方向。

對慣常單向接受信息的信徒,這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有兩種可能的反應:

正面的是如獲至寶,因為可以繼續用同樣方法去明白查考經文,糾正自己一些誤解,從而去影響生活中的“可作”與“不可作”( Do and Don’t)。

然而負面的會產生憂慮,因為沒有慣常對聖經信息作出思考和發問,一旦面對一項全新的解釋,後果是拒絕?或是找牧師?還是亢奮地護教?

經過黃先生所領頭四章的查考,我們對“重生”的認識仍是“一舊雲”?還是看到自己對舊約聖經的認識不足?“神愛普世的人”還是“神愛猶太人的世界”?黃先生刻意沒有更詳盡地討論類似以上的問題,相信他希望我們可以透過進一步的思考,察看,討論而去接納這些真理,建構“認識上主”的個人立場,在這後現代主義的世界,為基督作見證。

BASIC 的方法是嚴謹的,它盡量將我們今天的讀者,帶回當年猶太社會背景的生活,以第一身去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向什麼,從而將這真理的信息,應用在我們今天生活的環境。它的目的和其他查經方法是一致的,務要建立信徒,完成上主在各人身上的使命。

二十多年前,一位華人護教學者,關啟文博士,以“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作為他一本著作的名字。在序言中,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挑戰。意思是在教會中教育水平效低的長者姊妹,她們往往是用單純的信心,接納相信耶穌

基督,他會鼓勵她們堅守信心,恒切禱告。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中,青年信徒,他會給他們發問:“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一月小組屬靈成長資料: 宗教領袖眼中的耶穌 2/2《約翰福音》5:1-47

一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將於 1月7日 星期二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

**團契會提供其他的小組/查經資料、給各小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