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 通訊

共同邁向新願景 —— 回應篇

2 月團契聚會特別研討會

1 月的團契聚會 中,張穎新牧師 為我們勾畫了一個 團契與小組發展的全新願景,從整體運作到具體優化方案,幫助我們提升 參與度與生命力,讓團契更有活力、更具影響力!詳細內容請參閱 《團契與小組的願景》

現在,是時候行動!
2 月的團契聚會,我們將舉辦 專題研討會,探討如何將這些 行動建議落實,並在 短期、中期、長期 內有效推動團契發展。當晚,團契將挑選 具體議題 進行討論,引導大家思考實際應用。

張穎新牧師 也將親臨與我們 對話、解答問題,並提供實際可行的行動方案

團契與你的屬靈成長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回應這個異象!
請預留時間,齊來參與,共同塑造更美好的團契!
日期:2025年2月22日
時間:6:00pm
共享晚餐 (每位$15)

團契與小組的願景

在1月的團契聚會中,張穎新牧師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從團契與小組的整體運作到具體優化方案,旨在提升參與度與生命力,使團契與小組更有活力、更具影響力。

回顧與思考:團契與小組的現況

張牧師首先拋出一個問題,讓我們深思:
「試想想,2023年你的團契與小組生活,與今天有何相同與不同?」

經過九個多月的評估,牧師發現團契與小組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大家更積極投入大團契和小組內的互動,從而提升約書亞團契的整體運作。

優化方向與策略

1. 小組內部建設

  • 培訓「孖咇組長」(雙人領導制),提升領導效能
  • 強化「關顧網」的運作,讓關懷更有系統
  • 設立「加油站」,提供適時的支持與鼓勵
  • 開拓新小組,並於合適時機植組
  • 鼓勵小組運作更有機(be more organic)

2. 大團契與小組的動力聯繫

  • 強化團契週會的屬靈養分與信仰元素
  • 增強團契的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
  • 提升代禱支持的深度與廣度

3. 架構微調,簡化運作

  • 允許部分小組獨立於團契,直接隸屬助道部,由牧者或執事領袖支援(區長)
  • 留在團契內的小組,則專注固本培元、凝聚群體

關鍵目標:GATHERING for the purpose of SCATTERING
聚集是為了被差遣,使生命影響生命

具體優化行動建議

評估與調整

先評估,後行動
✔ 針對大團契與小組的動力(age-related)進行分析
✔ 運用「推拉原理」:
Pushing Factors(推動因素):小組內部的吸引力與成長動力
Pulling Factors(拉動因素):大團契與小組之間的連結

核心調整方向

✔ 調整聚會時間與頻率(Change time & frequency)
✔ 增強屬靈內容(Enhance the spiritual contents)
✔ 培養更強的歸屬感(Build up sense of belonging)
✔ 提供具體的代禱支持(Specific prayer support)

組長(員)應有角色

  • 屬靈友伴:同行並扶持弟兄姊妹
  • 促進者:營造健康互動的氛圍
  • 鼓勵者:適時給予支持與肯定
  • 搭橋者:連接團契、小組與信仰群體
  • 策劃者:籌劃並推動小組發展
  • 協調者:平衡各方需求,確保運作順暢
  • 時間管理者:適當調控時間,使小組內容更精煉

📖 關鍵經文:以弗所書四章11-13節
📌 目標:裝備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持份者視角:如何回應團友與組員的期待?

💡 團友與組員最關心的是什麼?

  • 屬靈群體的核心價值:聖徒相通,連於上帝
  • 關懷與代禱:有人關心、鼓勵、行動支持
  • 恩慈相待:尊重、體諒、彼此建立
  • 同行與支持:有朋輩同行,能分享喜怒哀樂
  • 屬靈成長:獲得信仰養分,回應生命週期
  • 活出信仰:認真為主而活,生命影響生命

📖 詩篇 92:12, 14:「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

未來發展方向與行動建議

如何讓團契與小組更「有機」與「動態」?

✔ 依照恩賜與負擔來事奉,使團契更具活力與使命感
✔ 不是單純為聚而聚,而是建立真正有影響力的群體
✔ 彈性調整組織架構:「各從其類,化整為零」
✔ 推動跨齡小組,促進不同年齡層的交流與成長

小組活力化與多元化發展

豐富小組內涵,或轉型為不同性質的小組:
📌 社關組(關懷社會)
📌 福音組(傳福音)
📌 新來賓組(接待與融入)
📌 差關組(宣教支持)
📌 粵曲組(文化與藝術)
📌 外展組(社區服侍)
📌 讀書組(信仰與學習)

分組討論:展望未來

🎯 假如你是團職或組長,你認為目前的問題是什麼?在未來一年,你有什麼具體的優化建議與行動?

最後,讓我們謹記:
Be more organic & dynamic
與主同行、與人結連
There are always alternatives!

約書亞團契四十周年:如何在挑戰中找到突破

1. 團契現狀分析

團契邁入四十周年,這是一個值得感恩與慶祝的重要時刻。然而,隨著團契弟兄姊妹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狀況的限制,團契的出席率從高峰期的七﹑八十人下降至目前平均的四十人。部分人因更喜歡較小規模、互動性強的細胞小組,而選擇不參與團契的月會。面對這樣的挑戰,如何避免人數進一步縮減並實現復興,成為職員會的重要議題。


2. 挑戰的根本原因

  1. 成員老齡化與健康問題:高齡成員的身體狀況限制了他們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大型聚會中。
  2. 需求的多元化:細胞小組因規模小、互動性強,更符合部分弟兄姊妹渴望「交心容易」的需求。
  3. 活力不足:隨著年齡增長,團契活動形式若沒有改變,容易流於單調,缺乏吸引力。
  4. 牧者的方向:「聚集為了分散」的理念需要更具體的策略落地,否則可能流於概念化,團友難以明確參與。

3. 解決方案與建議

A. 瘦身減磅:聚焦核心使命與功能

  1. 重新定義團契目標:將四十周年作為契機,明確團契的核心價值與使命,例如:「建立彼此扶持的靈命共同體」或「成為教會代間交流的橋樑」。
  2. 簡化活動流程:減少不必要的程序,專注於靈修、分享和代禱等核心活動,讓聚會更加輕鬆有吸引力。
  3. 提供靈活參與方式:考慮提供線上參與選項,讓因健康或距離原因無法親自出席的弟兄姊妹也能參與。

B. 功能化細胞小組:將「分散」轉化為增長動力

  1. 角色分工:將細胞小組按功能分為牧養型、傳福音型、學習型或興趣型,滿足不同成員的屬靈需求與興趣,並鼓勵小組彼此合作參與團契的月會。
  2. 領袖培訓:加強小組長的靈命裝備與團隊管理能力,使其能帶領小組有效地運作,同時為團契提供支持。
  3. 回流策略:定期舉辦細胞小組聯合聚會,例如「小組感恩日」或「佈道分享會」,將小組成員帶回團契中,形成健康的流動。

C. 激活團契活力:結合代間交流與創新活動

  1. 跨代活動:邀請年輕人參與,例如年輕團契與成年人團契聯合聚會,透過代際交流增強彼此影響力,帶來新的活力。
  2. 多元化活動設計:除了靈修與查經,也可以融入音樂敬拜、見證分享、手工藝或輕運動等形式,使聚會更具吸引力。
  3. 建立陪伴文化:安排有體力的弟兄姊妹陪伴身體不便的成員參與聚會,增強團契內的關懷氛圍。

4. 四十周年契機:反思與展望

四十周年不僅是慶祝過去的里程碑,更是反思現狀、展望未來的關鍵時刻。職員會可以利用周年活動,推動以下行動:

  1. 願景分享會:透過團契願景的重新詮釋,凝聚全體成員的共識與參與熱情。
  2. 見證與感恩:邀請資深成員分享團契的見證故事,強調屬靈生命的影響力與傳承意義。
  3. 啟動行動計劃:在周年聚會上宣布新的策略與計劃,並設立清晰的短期目標與長期展望。

5. 結語

面對四十年的歷史與挑戰,團契有機會在重重困難中找到更新與突破之路。透過聚焦核心使命、靈活運用細胞小組功能,以及激發團契的內在活力,職員會可以帶領弟兄姊妹走向更健康、有生命力的未來。同時,這也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攜手走過這條屬靈更新之路。

健行興趣小組二月份嚴冬出行

沒錯,約書亞團契健行興趣小組挑戰二月份嚴冬,來一個「天寒地涷」之旅?

但問題來了…那裡有人有興趣參與?

那就來一個折衷之旅?

我們經常提到深值入北歐人腦海裡的說法,就是「沒有壞天氣,只有是你穿錯衣服」;而且冬季比我們長的北歐人,總沒有全部時候留在室內。

那我們多倫多人怕凍,唯有來一個折衷之旅?唔行地面,改行地底。

多倫多市中心地底行

大家都認識多倫多市中心連接商業大樓之間有一條地下街PATH,究竟是幾時最先有,而全程又有幾長?

那我們就一起在2月15日星期六早上去探究一下。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TnKeGx8XJtExVVQA

齊進深 – 團契/小組屬靈成長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團契特別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查經系列,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將透過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更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

歷代志下 選讀
(約書亞團2025查經)

查經資料與方法已經按時在團契群組發放,亦可於以下專頁選讀:

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 約書亞團契

二月查經重點:亞撒王,查考經文:歷代志下 十四章

二月份團契的屬靈成長預先研習 (pre-study) 於 2月3日 星期一晚上八時用視像會議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