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許楓語 之 無懼伊斯蘭國

鄭健華

伊拉克敘利亞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縮寫為ISI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爆發的第二次海灣戰爭,當時美國和一些盟國進軍伊拉克,推翻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當時和盟軍及新伊拉克政府作戰的各種武裝力量之中,有基地組織(al-Qaida)在伊拉克分支機構的極端伊斯蘭武裝。ISIS脫胎於基地組織某下屬分部,最初以伊拉克為中心,以“伊拉克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縮寫為ISI)而聞名,數年前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這個武裝力量進佔敘利亞境內部份地區,並給自己的名字增加了第二個S,即敘利亞的意思,最後蛻變成為ISIS。

現時ISIS佔領的地方對基督徒來說並不陌生,它所蹂躪的大馬士革地區,曾經是使徒保羅遇見主而改變他一生的地方,也是約拿先知老大不願意叫人悔改的尼尼微所在地。伊拉克曾是150多萬名基督徒的家園,而隨着越來越多基督徒逃離當地,像曾是先知約拿和亞伯拉罕等《聖經》人物故鄉的基督徒社區現已瀕臨消失,耶穌的母語亞蘭語也遭遇類似窘境。去年的消息顯示,ISIS成員甚至挖掘過先知約拿的墳墓並予以破壞。

ISIS的暴行令人不寒而慄,殺害異見份子的手法包括斬首、火燒及溺斃等。根據統計,1910年,基督徒佔中東人口13.6%,2010年下降至全地區人口的4.2%,預計到2025年,基督徒將只佔人口的3.6%。這種急降是由多年來的政治或宗教逼害造成,ISIS連只有4%的人口也要趕盡殺絕,原因不言而喻,就是要滅絕所有與他們信仰不同的人。21名埃及志工在利比亞慘遭ISIS民兵斬首之後,國際社會才驚覺ISIS地盤已經擴散到北非地區,和歐洲大陸只相隔一個地中海,ISIS甚至揚言要以利比亞為據點,揮軍北上征服羅馬。

ISIS可怕之處不僅囿於軍事行動,還在於意識的散佈。它宣揚恐怖手段,除滅與自己信仰不同的人,衍生出一些個別極端人士,媒體稱之為「獨狼」(one wolf),他們沒有組織,只是隨己意而行,視人命為草芥,最近頻繁發生的事例包括前年十月加拿大國會山莊槍擊案,導致一名士兵死亡;十二月澳洲悉尼咖啡室挾持人質事件,造成三人死亡四人受傷;去年一月法國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導致20人死亡24人受傷;六月突尼斯海灘恐襲事件,造成32人死36人傷等。這種似乎是散兵游勇卻受到某種意識型態支配的襲擊,有別於九一一的嚴密組織和事先作出全盤策劃,化整為零的血光之災霎時就臨到身邊,要對付或者預防就更加困難。

美國福音派作家及自由大學前副校長摩爾(Johnnie Moore)於2014年十月親身前往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搜集IS從夏季侵佔敘利亞和伊拉克大部分地區以來如何野蠻對待基督徒的第一手資料,催逼他撰寫了 《無懼伊斯蘭國》Defying ISIS: Preserving Christianity in the Place of Its Birth and in Your Own Backyard 一書,讓西方人充分了解到伊斯蘭國的崛起對該地區基督教的未來帶來的影響。摩爾在書中解釋說,伊斯蘭國恣意妄為屠殺該地的基督徒,破壞當地的基督教聖地,對孩子施極刑、無數的女性被擄掠為性奴,突顯這邪惡的組織 對基督徒有系統的致命傷害。當地的教堂被夷平,十字架被焚毁,取而代之的是ISIS的黝黑旗幟。ISIS又仿效德國納粹在猶太人家門髹上大衛之星的做法,在基督徒的家門劃上”N”(阿拉伯文基督徒一字的首個字母),然後逐戶屠殺。作者指出這些事情發生的地點雖遠在千里之外,但燎原之火難保不會有一天蔓延到我們家的後院。

摩爾又批評西方基督徒忽略中東基督徒所面臨的可怕狀況,是因為媒體早已淡化該團體對基督教的威脅。早在各方報道利比里亞21名科普特基督徒被斬首前,這種威脅至少從2003年開始已一直存在,而且威脅從前年夏天以來幾乎每天都在升級。他又把部分責任歸咎到一些西方教會領袖身上,指責他們沒有強調ISIS對基督教未來的影響:「美國每間教會在每個星期天都需要為這個情況禱告,並且讓教會會眾知道這件事情。」他敦促國內基督教會領袖都應開口講述中東受逼害情況。摩爾警告說,如果不採取行動阻止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擴展,該組織的威脅最終就會到達美國本土。他提到有證據表明ISIS的思想已為美國很多群體所接 受,正如在書中他提及的一個觀點,就是ISIS或ISIS同情者已通過很多方式在世界很多發達國家工作,他們雖不至於與該組織同流合污,但卻對該組織的活動賦予憐憫之情。

摩爾除了揭露伊斯蘭國的種種暴行之餘,不忘在書末透過那鴻書帶給我們一點安慰。那鴻書提到「有一人從你那裡出來,圖謀邪惡,設惡計攻擊耶和華。 耶和華如此說:尼尼微雖然勢力充足,人數繁多,也被剪除,歸於無有。猶大啊,我雖然使你受苦,卻不再使你受苦。現在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他的軛,扭開他的繩索。耶和華已經出令,指著尼尼微說: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後;我必從你神的廟中除滅雕刻的偶像和鑄造的偶像;我必因你鄙陋,使你歸於墳墓。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說:猶大啊,可以守你的節期,還你所許的願吧!因為那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1:11-15) 今天尼尼微雖然飽受「圖謀邪惡」的人蹂躪,但神必「折斷他的軛,扭開他的繩索」;一時的受苦,神卻應許「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

以西結書提到我們都是吹角的人,「人子啊,你要告訴本國的子民說:我使刀劍臨到哪一國,那一國的民從他們中間選立一人為守望的。他見刀劍臨到那地,若吹角警戒眾民,凡聽見角聲不受警戒的,刀劍若來除滅了他,他的罪(原文作血)就必歸到自己的頭上。他聽見角聲,不受警戒,他的罪必歸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便是救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原文作血)。」(以西結書33:1-6)

作為信徒的我們,除了仰望神最終會施行審判之外,卻不應袖手旁觀,或者如摩爾所指的「選擇不關心」;即使我們甚麼也做不了,但有一樣工作卻是勝任有餘的,就是切切為那城求平安,在禱告中記念當地居民尤其是基督徒的需要,為他們守望!


《無懼伊斯蘭國》 — Johnnie Mo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