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查經 一齊復興 白佑興 我們五月份的約書亞團契聚會,真是令人難忘!感謝張穎新牧師引人入勝的帶領。張牧師沒有採用傳統的講道方式,而是精心策劃了一場生動活潑的聖經問答與演繹比賽,將我們往常的聚會轉變為一個充滿活力、互動性十足的寶貴體驗。 這種獨特的方式,讓我們得以更深入地探討《歷代志》中所記載的列王故事。這不單是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透過比賽真實地「體驗」了這些敘事,並從中領受了寶貴的屬靈教訓。 除了豐富的聖經探索,這次比賽還達到了另一個美好的目的:它讓我們的不同小組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當我們同心協力回答問題、解釋經文時,不僅培養了更強的團友精神,也進一步彼此認識。張牧師巧妙地引導我們,示範了我們如何在共同讀經和彼此鼓勵中,真正地「活出」神的話語。 這有力地提醒了我們,研讀聖經不一定是單獨的追求。當我們一同學習神的話語時,我們會獲得新的見解,加強彼此的連結,並學習如何將神永恆的真理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回應張牧師的查經設計:智慧與心意的結晶 我們都曾體會到帶領小組查經的挑戰。有時,小組成員可能缺乏帶領經驗,帶領者也容易在討論中偏離主題,甚至難以有效掌控時間。這些都是我們在追求屬靈成長過程中,經常面臨的瓶頸。 值得感恩的是,我們的團牧張穎新牧師為約書亞團契,悉心設計了一套極具智慧與實用性的查經模式。這套模式不僅解決了上述難題,更是牧師對我們屬靈生命深切關懷與投入的明證。它無疑是神賜給我們的屬靈利器! 張牧師查經設計的三大亮點: 這套設計不僅是查經方法的革新,更是張牧師對我們屬靈生命成長的深切期盼與投入的成果。它將幫助我們的小組查經變得更有深度、更廣闊、更有生命力,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更自信地投入其中,並在神的話語中扎根成長。 「整全使命」的重要性 徐明元 我們首先看耶穌基督在世上的事奉榜樣,他既宣講天國的福音,也醫治疾病、餵飽群眾、關懷貧困和受壓迫的人,他同時展現了傳福音與社會行動。因此,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應該效法基督,同時履行這兩方面的責任。所以,基督徒的使命是整全的,應是同時進行、相輔相成。 筆者深受其影響的已故英國聖公會牧者和20世紀福音派最具影響力的領袖之一的史托得John Stott牧師,他對於基督徒傳福音與服侍社群的關係,提出了深具洞見的觀點。這個議題在教會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議,甚至在今天仍是許多信徒和教會討論的焦點:究竟是傳福音領人歸主優先,還是投入社會關懷和公益服務更為迫切?史托得的立場並非簡單地選擇其一,而是倡導一種「整全使命」(Holistic Mission)的理念,強調兩者之間的不可分割性與互補性。 「靈魂至上」有其歷史根源和原因 傳統華人教會和信徒多著重傳福音而忽視社會行動,是有其歷史根源和原因。早期西方宣教士將福音帶入中國時,普遍強調個人靈魂得救的重要性,將傳福音、領人歸主視為首要任務。這種「靈魂至上」的觀點,在華人教會中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此外,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華人基督徒的思維。有些觀念認為,個人生命的改變是基礎,社會的改變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因此應先著重於「修身」——個人靈命的成長和傳福音。 20世紀初,西方基要主義也對華人教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基要主義強調聖經無誤、基督為唯一救主等核心教義,並對社會福音(Social Gospel)持謹慎甚至批判態度,認為其可能淡化了個人救贖的重要性。這使得許多華人教會將重心放在教義的純潔性和個人佈道上。加上中國近代歷史上,動盪不安的政治環境,也使得教會選擇遠離政治的干擾。 個人的呼召和恩賜不同 當然,史托得牧師也清楚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基督徒都必須同時參與所有傳福音和社會行動的方面。個人的呼召和恩賜會有所不同,有些信徒可能更多地參與福音佈道,有些則更多地投入社會服務。但作為一個整體,教會必須平衡地履行這兩項使命。他告誡說,如果我們只顧及靈魂的救贖而忽略了身體和社會的需要,就可能被指責為「口惠而實不至」;但如果我們只專注於社會服務而沒有傳揚福音,人們便無法認識那唯一能夠真正改變生命和社會的福音真理。 史托得牧師將傳福音與社會行動比喻為「剪刀的兩片刀刃」或「鳥的兩隻翅膀」。這兩者並非相互排斥,也非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手段,而是彼此獨立、卻又不可或缺的伙伴。兩者都是「愛」的表達。傳福音是宣講上帝在基督裡提供的救恩,呼召人悔改歸向神;社會行動則是實踐上帝對人的慈愛與公義,關懷人們身體、心理和社會層面的需要。兩者共同構成上帝整全使命的內容。 傳福音與社會行動為「剪刀的兩片刀刃」 史托得牧師教導我們,真正的基督徒生命和教會事奉,應當是言語的見證與行動的愛心並行,讓福音的真理不僅在人的心中扎根,也在社會中彰顯出上帝的公義與慈愛。 約書亞團契佈道外展小組6月份活動 約書亞團契佈道外展小組,將於6月15日(父親節)下午2時半到4時半,到教會附近的Dundas Shelter,向該處暫住的露宿者派發飯盒。而且趁父親節當天,向露宿者傳揚我們父神的愛。參加者請向Mandy姊妹報名,每位十元。如果未能出席,但在金錢上可作出奉獻,可與Mandy姊妹聯絡。 …
Tag Archives: 團訊
2025-05 通訊
生命查經 一齊復興 🗓 日期:2025年5月24日(六)🕓 時間:下午4:00 開始📍 地點:教會500號房 從2025年2月開始,張穎新牧師為我們度身設計了一套全新查經系列,旨在幫助深化團契與小組生活。我們渴望藉着更深入地查考神的話語,明白主的心意,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祂的真理。今年約書亞團選讀《歷代志下》部分章節,正是一次屬靈生命的更新之旅! 這次查經特會以「生命查經 一齊復興」為主題,不僅有聖經互動活動,也有輕鬆的戶外、戶內聯誼,讓我們屬靈與情誼同步增長! 📖 特別節目一:《聖經問答及演繹比賽》 ⏱ 時長:約1小時👥 團友即場分組比賽,張牧師親自主領📚 經文範圍:歷代志下第十至二十三章(可自由翻閱聖經)💡 結合問答與角色演繹,深入有趣,屬靈又歡樂! 🗣 特別節目二:心得分享會 鼓勵弟兄姊妹分享查經過程中的領受與感動,彼此激勵,一同成長。 🏓🎲 興趣小組 & BBQ 晚會 下午4:00 開放興趣活動,包括 Pickleball 和桌上遊戲🍖 晚上6:00 …
團長的話
團長:徐明元 約書亞團契在2019年有什麼攪作? 首先,約書亞團契的團訊在沉睡多時後,新一年重新出發,並且改為電子版。 其次,推出電子版目的,除了考慮流動通訊已經無遠弗界,人人幾乎都是手機「機不離身」之外,最重要是要希望能夠做到加強團友之間的互動。在網頁上新設有討論區,增加彼此交流看法的機會,從而加深對人及事的認識。(見另文介紹) 第三,除了上述「硬件」之外,新一屆職員會期望與團友們一同肩並肩地行走天國路,發揮彼此聯絡、一起學習及並肩事奉,期望我們這個社群共同在教會、家庭、職場和社區裡發揮持久的影響力。 具體就是職員會與小組加強聯繫,每名團契職員均負責關顧一至兩個小組,期望能做到團契職員人人均要分擔當起關顧團友的職責。愛筵(Pot of Love)也會重新啟動,令參與不同小組之間的團友有增加認識機會。 此外,職員會也安排外展服侍。透過服侍,加強團友之間的認識和合作,發揮互為肢體的效用,而且把基督的愛心傳遞給社區。 最後,透過不同形式的讀經活動,一起經歷上帝話語的能力,能盼在屬靈生命上有更多的分享。 以上三點均是新一屆職員會,在參考過大家去年9月,在團契聚會中對有關目前團契狀況的看法(附圖)所作出的回應。 團契狀況 2018
重啟約書亞網站
威伯 約書亞團訊是我們團契的一個特色,教會、團契及小組活動、弟兄姊妹近況、新朋友介紹、團友心聲、靈修分享、代禱事項等等;它在聯絡團友上作了一個重要的地位。隨著資訊的發達, 通訊形式的改變,團契網站在2004年四月應運而生。然而,新一代的社交媒體,更改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模式,網站的點擊率和團訊的取閱跌至近乎於零,團訊及網站於2014年八月後便全面停辦。 2014年的團訊及網站 職員會決定在2019年重啟約書亞網站,用以加強團契與團友的聯繫,亦作為教會與團契的橋樑。以往的約書亞團訊或網站是單向溝通,比起現今流行的社交媒體的互動模式比較遜色; 然而,社交媒體也有它的限制和短處。今次網站重新編寫,針對傳統網站的不足,配合新科技,在設計上是電腦及手機並融,,即是,無論你是用電腦或手機,你都可以使用自如; 網站會選擇連接一些經過審核的社交媒體, 團友可藉這些結連與大家分享(如相片集)。 除此之外, 新網站將會設置互動分享區,團友可以利用這設施互相交流,分享需要、代禱代求。 互動分享區的初步構思和分類: 有傾有講 聖經討論 (你所念的你明白嗎) 請差遣我 (建立小組、一同成長、服侍教會及社區) 好介紹 (有好嘢當然要分享) 傾心吐意 (無論大事小事、盡訴心中情) 有感而發 (忽然突發奇想,想與大家分享) 禱告牆 代禱要求 (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沒有禱告,就沒有能力) 當然,網站管理員會按照實際的需要增加或減少不同的主題。 現今資訊溝通的方便也帶來了不少個人資料保安問題,為保障團友私隱,網站有些區域是「會員專用」;要成為會員只需要一些簡單的登記便可。登記方法是以自助形式(請選擇「會員服務」–>「註冊」),登記時請輸入你想用的用戶名;用戶名 (username) 會在留言名單上出現,其他資料是供網站監察及保安主管核對之用。密碼 (password) …